
各区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及省教育厅对外开放工作有关要求,市教育局今年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第二批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和认定工作。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武教外〔2018〕2号)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及认定工作的通知》(武教外〔2020〕1号)等文件部署,在学校自评、区级遴选的基础上,经专家评议、委局工作会审议与公示,市教育局认定武汉市第二中学等21所学校为第二批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排名不分先后)。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秉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部分先行先试学校视野开阔,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融入学校相关课程和课堂教学,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在切实加强中外人文及师生交流、主动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深入开展多语种教学实验、有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实施(高中及以上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展示城市对外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教育对外开放“排头兵”和“示范窗口”作用,为我市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和扩大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武汉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锻炼了干部教师队伍,积累了一定实战经验。第二批认定的21所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十四五”期间,我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和认定工作,并对已认定的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后续工作开展和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回访与定期动态考核管理。
各区教育局和相关学校要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高度重视并支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工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在中外互学互鉴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区域教育与学校特色高质量发展。在创建工作中,各区教育局和相关学校既要准确把握国际理解教育的丰富内涵,也要积极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路径,更要通过以“创”促“建”,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为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附件:第二批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名单(共21所)
武汉市教育局
2020年12月21日
附件
第二批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共21所,排名不分先后)
1.武汉市第二中学
2.武汉市第一中学
3.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4.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5.武汉市武钢三中
6.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7.武汉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8.武汉市翠微中学
9.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10.武汉市金银湖中学
1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
12.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13.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
14.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1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
16.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
17.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18.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19.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20.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21.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