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武汉市推进中小学发展素质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部署会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陈文涛、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谭庆华等特邀参会。李超等市教育局全体领导、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以及全市各区教育局长、27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书记、校长出席会议。
从去年9月开始,我市在100所中小学率先启动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该试点以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为突破口,大力推行“建立考评体系+学校试点探索”素质教育改革,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发力点”,推动学校在价值排序上由“成绩优先”向“健康优先”回归,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100所试点学校的20.25万名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近20个百分点,达到有优良标准的学生净增4万人。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该项发展素质教育评价改革在我市92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铺开。
会上通报了过去一年全市推进中小学校发展素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对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70%及以上、近视防控得分达到7.5分及以上的试点校进行通报表扬,对体质健康优良率低于35%、近视防控得分落后的试点校提出批评。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超系统解读了《武汉市中小学书记校长发展素质教育履职考核评价体系》,要求各相关学校进一步认清和明确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务清单,以评价改革为牵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之需、人民群众之盼、学校教育之责,全市中小学校书记、校长们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改革观和政绩观,积极对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教育生态进行重构优化,突出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陈文涛表示,武汉市推进中小学校发展素质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国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值得宣传推广,供各地各校学习借鉴。希望武汉市教育系统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大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