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城市共同体论坛在汉举办。武汉、杭州、成都、长春、西安等共同体内13座城市的300多位教科研单位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心理学科教研员及教师汇聚一堂,研讨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育人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这次论坛为期2天,主题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领导力”。在专家分享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教授指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各阶段的发展规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刘玉新分别从心理学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和心理学科教育教学评价两个维度进行了分享。
多年来,武汉市教科院围绕普及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专业辅导服务和强化心理安全防范三个方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制定《武汉市义务教育1-9年级心理健康学业质量监测标准(试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尺;2023年,完成132节全学段优秀心理健康课程教案的征集并发布,极大提升了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规范化水平。市教科院还构建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于2021年发布《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安全四级防范要点(试行)》。2023年完成了与之配套的《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安全防范要点(试行)四级样例选编》,对中小学幼儿园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发挥了良好作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城市共同体2021年在杭州成立,由杭州、合肥、福州、武汉、呼和浩特、长春等18个城市的教育科研机构及杭州铭师堂共同组建。旨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课程标准、教师成长等进行研究,为建设中小学心理服务体系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