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幼小衔接·同行(教育部门在行动)缓解衔接坡度 科学幼小衔接

2022-07-16 11:03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教育部门在行动

缓解衔接坡度 科学幼小衔接

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的入学准备将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江岸区教育局针对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衔接机制不健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等问题,迅速行动,坚持以儿童为本,缓解衔接坡度,注重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健全衔接机制,实现有效衔接

建立健全幼小衔接专题研究机制,江岸区教育局面向全区幼儿园、小学教师和家长开展问卷调研,广泛了解幼儿园、小学在进行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幼小衔接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广泛搜集分享其他省市区幼小衔接的政策经验和案例,总结借鉴有关经验,通过专家讲座、园长论坛、教师沙龙、家长分享等活动,不断健全幼小衔接机制,增强幼小衔接效果。

二、增强衔接意识,推动双向衔接

打造“空中课堂”,搭建衔接桥梁。江岸区教育局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针对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现象,建立幼儿园和小学同研共修的研训活动机制,整合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小学、幼儿园家长多方资源,开展江岸区“幼小衔接——做孩子最适宜的助跑者”主题系列微课程。面向全区推出“最好的幼儿数学启蒙在哪里”“加减乘除该不该提前学”“拼音学习需要提前吗”“提前识字有必要吗”“我能照顾好自己,爸妈别担心”“好习惯才是领跑的关键”系列幼小衔接空中课堂,通过名园名师谈“幼小衔接”策略、手段,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明确幼小衔接的本质及价值取向引领家长树立科学早教观,做好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避免拔苗助长,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有效舒缓了家长的心理焦虑。

开展专家讲座,助力科学衔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科学幼小衔接。江岸区教育局注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特邀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张敏主任来我区进行了题为《有效的学习与发展环境》的专题讲座。开展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幼小同上一节课,进一步加强幼小衔接幼儿学习习惯培养,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邀请武昌区教科研培训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胡慧老师来我区开展《江岸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暨幼小衔接专题培训》。邀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姜瑛俐老师开展以“回归幼儿生活、聚焦自主游戏”为主题的专题培训;特邀省、市政府督学、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家庭与社会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博士开展2021年江岸区幼儿园教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教育部幼小衔接精神的解读”专题培训;邀请湖北省特级教师、青山区学前教育教研员胡秀玲老师开展“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主题的专题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区所有幼儿园参与,覆盖率广,教师参与度高。专家引领直击教学一线真问题,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幼儿园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重视课程改革,做好科学衔接

江岸区教育局着力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基本遵循,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强调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

坚持开展“阳光体能游戏”活动。江岸区教育局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各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户外阳光体能活动,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阶段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引导幼儿喜欢运动,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在体能游戏活动中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发展,也逐步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行动,试点园将研究成果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引领更多的幼儿园形成园所特色。

开展“自主游戏”活动。“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各幼儿园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在自主游戏中孩子们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进行科学有效的入学准备教育,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

注重渗透教育,将衔接落实到一日生活之中。全区各幼儿园精心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将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和儿童的各类活动中,紧密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和适应教育,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注重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延长衔接时间轴,变“陡坡”为“缓坡”。

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小学教师树立牢固的衔接意识,转变教育观和儿童观,走进幼儿园,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内容的衔接性、活动形式的过渡性。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班级环境、作息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问题。增强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一步一步地自然过渡。

四、多方联动,实现全面衔接

幼小衔接不仅取决于幼儿入学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建立起与家庭、学校、社会和同龄人之间的亲密协作关系,理解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做好各自的准备,共同营造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氛围。

幼儿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引导家长达成幼小衔接的科学共识,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制定幼升小“过渡计划”,努力将入学焦虑变成入学期待。

让教育回归生活”,各幼儿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研学活动,搭建交往和展示平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结交新朋友,通过整体环境对幼儿过渡的系统影响,帮助孩子准备好迎接小学生活的挑战。

在不断探索幼小衔接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江岸区教育局将继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践行美好教育,以“游戏”为方式,以“育人”为目的,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护航。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