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幼小衔接·同行(教育部门在行动)成长有路 衔接有方

2022-07-16 10:59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教育部门在行动

成长有路 衔接有方

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


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十分重要,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关键期”和“窗口期”为其成长打开宽度、增强厚度。幼小衔接,就是这样一个涉及多方联动的成长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更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家庭的协同发力。硚口教育在追求品质发展的道路中,较早地开启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布局。不仅编制了较为成熟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作为指南,而且建构了幼小衔接的“123”模式,全力推动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进程,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支持幼儿做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各项准备。

一、推进专题培训,明确“1”个观点

明确“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观点,学前教育不仅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更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起步。孩子从入园那天起,幼小衔接与“成人”教育就已经开启。硚口教育多维发力,将这一认知厚植于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心中。

(一)资源整合,助力幼小衔接专题学习

建立“幼小衔接专题资源库”,全方面收纳政策法规、专家观点等内容,为教师和家长的学习提供支持。资源库中不仅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资源,还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园怎样为入学做学习准备》《领会“精神”,积极行动——“幼小衔接”的思考与探索》《游戏,让幼小衔接自然而然》的专家讲座视频,更有来自家长、教师、幼儿各个群体的观点呈现。以丰富的资源为专题学习助力。

(二)研训一体,助推幼小衔接知行合一

建立“幼小衔接专项研学营地”,从政策解读、专家讲座、教师研讨、家园共育四个板块入手,通过联手教研、家长学校等方式,对资源库的学习内容进行精细研读,引领家、园坚守教育立场,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用科学的、连续的眼光看待幼小衔接,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期。

二、密切双向衔接,坚定“2”个举措

坚定“园校联盟”“玩教结合”两个举措。硚口教育关注儿童的持续发展,以“生命成长”为纽带,两措并举,全面激活幼小衔接联盟,努力实现从具有游戏精神的幼儿发展向有学习品质的少年成长的绿色升级。

(一)建立幼小衔接联盟,形成双向合作格局

已建设的9个幼小衔接联盟,以密切的双向互动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平台。如:崇仁联盟(崇仁路幼儿园与崇仁路小学)、时代联盟(幸福时代幼儿园与崇仁新时代小学)等,充分发挥小区配套幼儿园、配套小学相近相邻优势,打通幼小衔接双向对话渠道,形成幼儿园保教部门和小学教学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开辟了管理方式互动、教育活动交流、儿童成长论坛等多方式合作的局面。

(二)确立携手育人主题,促进儿童持续发展

已确立的“生命成长”教育主题,以“五有”融合幼小携手育人的目标将幼儿园、小学两个学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现了“玩教结合”的教育品质。从幼儿园的“嘴角有笑、身上有劲、眼里有神、手中有活、心中有爱”的“五有”好儿童到小学的“有品格、有思考、有习惯、有健康、有情绪”之“五有”好少年,儿童的发展从未“断崖”!

三、同聚衔接方向,达成“3”个同步

达成“衔接与幼儿适应力的同步”“家长认同与儿童发展同步”“小学与幼儿园的同步”。硚口教育坚持3个同步同时发力,支持幼儿做好适应小学生活的身心、社会、生活、学习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准备

(一)缓坡设计和幼儿适应能力并重

幼小“双向延长幼小衔接时间轴”从小班开始搭建幼小衔接桥梁,做到小中班是衔接准备期,大班是衔接冲刺期;幼小“双向融合幼小衔接安排表”实施以融入课程为主、专项课程为辅的幼小衔接课程实施方案,并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小“双向优化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为幼儿更好平稳过渡,适当优化一日作息安排。通过3个“双向”,削降急匆匆的“陡坡”为适宜的“缓坡”,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二)幼儿发展和家长发展并举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和谐的家园关系更是科学幼小衔接的重要助力。硚口教育以“家长学校”为阵地,通过“家长共读”“家长任务”等活动,从对“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的主题宣讲到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幼小衔接活动的全过程,逐步树立以幼儿需求为导向的正确教育观,实现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思想与状态。

(三)幼儿园和小学并行

多年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更积极、更主动。因此,硚口教育坚决落实“2”个举措,充分发挥出“幼、小场地资源”“幼、小教师资源”“幼、小家长资源”的合力,焕发幼儿园与小学双方互动的积极力量,达成幼小衔接的一致性,为孩子成长给予最有力量的支持。

总之,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唯有携手助力,科学助力,呵护生命向纵深可持续方向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孩子们才会在跨入新的阶段时遇到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