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小学在行动 |
用心谋划 用情沟通 用智引领
武汉市江汉区辅仁小学
在江汉区教育局“幼小衔接”专项工作精神的指导下,汉口辅仁小学高度重视并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校园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和开展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预则立,工作前置3个月
“凡事预则立”。6月初,安排有意向进入一年级的老师前往幼儿园参加“幼小衔接”活动。老师们去听课观摩,和老师、家长、孩子交流,获取多方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工作。暑假里一年级老师在家提前学习“部编版”新教材,学习“学龄前儿童心理学”,拟定开学第一次家长会计划,在假期中成长。
二、初见面,留下最美好印象
8月底,每届一年级的老师们都比其他老师提前一周来到学校。学校把分班名册交给每一个班主任,老师们电话中开始与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孩子亲切沟通。未谋其面,已听其声,在电话交流中,孩子和家长也感受到重视与美好,希望早日见到老师们。
每一届新生“面对面”家庭见面会如期而至。每个班的正、副班主任给足8分钟与每一个家庭单独见面,从而初次走进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做到八知晓(性格、兴趣、身体体质、家庭成员、居住习惯、学习习惯、劳动能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孩子和家长初次结识老师。
第二天的学生培训和家长会分楼层对应教室同时进行,正、副班主任协调配合,带领孩子们参观校园,让家长们知晓百年辅仁的学校文化和所在班级这一学期的目标,也让家长们明确了该配合的方向。
三、抓课程,初步养成好习惯
从2014年起,单凌燕校长就前瞻性地带领骨干教师开发《入学课程》,良好的口碑和效应也让我们的探索成为区级2018年《启程课程》的编写资源。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会在暑假提前发给一年级的老师们预热,进行课程培训,讲解编写意图、课时划分,给老师们思想上统一的引领,并鼓励老师们充分补充资源包,不断提升《启程课程》教学水平。我们开学前3天,学校将课程排入课表,只上《启程课程》内容的16课时,将校课程真正落到实处的同时,我们还初步探索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绘本故事引路——了解身边环境——规范身边礼仪——深入行为实践。我们发现知与行的统一是训练重点,老师们都会安排充分的时间给孩子训练,例如:如何排队进餐,如何归还餐具,如何有序如厕……家长们也纷纷在班级QQ群里感叹:“这几天,我的孩子真的好开心啊,改掉了很多坏习惯,学到了很多新本领!”
如果说《启程课程》架起了孩子幼小衔接的桥梁,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生活打下较好的基础,那么,我们会发现,它还是一年级老师们温柔对待孩子的态度,细心引导孩子的小指南。在这里,老师们的入学教育在悄然发生变化,更贴心,更实效;在这里,孩子们的入学学习更愉快,更规范。
四、抓活动,顺利入学第一月
趣味运动会的精心组织与安排,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做,大大提升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跳绳比赛,通过几个月的训练,全年级掌握这一体育技能。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付出。
语数书写大赛,孩子们习得一手好字,知道了文字的美,养成了书写好习惯。
“我是故事大王”的召开,让更多的孩子走进书籍,学会阅读,学会表达。
少先队知识趣味讲座,让孩子们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更是向往。
幼小衔接,任重而道远。汉口辅仁小学将这个专项工作用心做、坚持做。一年级的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服务好更多的家庭,会更坚定地走好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