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小学在行动 |
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
武汉市硚口区陈家墩小学
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颁布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专门性文件,为未来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为贯彻《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硚口区教育局关于幼小衔接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一、实现幼小同步行动,做好双向衔接
我校与陈家墩幼儿园协作建立了幼小协同工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了双向衔接。一是同步方案,双方深入调研、交流、思考,制订适合本园、本校的幼小衔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幼小衔接活动有序、有效实施;二是同步资源,充分利用幼儿园、小学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小双向衔接的活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资源共享。
二、通过教育科研引领,实现有效衔接
幼小衔接是基于儿童各种真实需要,在培养完整儿童理念引领下进行的,也是儿童健全人格奠基的准备过程,更是指向未来终身发展的过程。因此,实现幼小有效衔接需关注儿童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我校遵循幼儿的生命成长规律,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在小学适应期教育中,我校注重研教结合,以儿童的终身发展为本,注重身心健康发展,适当调整一年级课程,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
如,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合理分配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确保课时安排;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三、组建联合教研队伍,保障科学衔接
教师是幼小科学衔接的关键。借由区教研室提供的幼小衔接工作试点平台,我校与陈家墩幼儿园组建了一支幼小联合教研队伍,推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科学幼小衔接实践。教研队伍由我校校长、副校长、教学主任、低年龄段教师和幼儿园园长、副园长、教研主任、骨干教师等成员组成,主要研究幼小衔接的育人模式、课程内容、年级进阶的实践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和研训计划,开展实践探索,整理一批优秀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做实幼小衔接工作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完善协同共育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家长是学校、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我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家园协同沟通机制,为家长之间的教育经验交流提供平台,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另一方面,我校搭建家长学校、父母学堂等平台,以专业培训、经验分享、展示交流等方式总结分享家长积极有效的教育经验、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其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