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小学在行动 |
把握成长规律
科学入学适应
武汉市武昌区实验小学
每年开学的第一天,送新生的家长就会成为校门口的一道风景:有的拉着孩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有的站在校门外目送孩子,久久不肯离去;有的从学校围墙的栏杆缝隙,不断向校内张望.....每位家长都巴不得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尽快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幼小衔接成为了家长的“心头之痛”、社会的“关切之点”、教师的“突破之处”,据此,我校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工作:
儿童容易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排斥,有不安全感,我们和幼儿园对接,开展“小小朋友,欢迎你”参观活动,让即将走出幼儿园的孩子走进小学校园,结识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了解小学生活。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感受小学生的课堂氛围,整齐排列的桌椅,装满知识的黑板,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和新奇。他们参观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创客教室,观看精彩的社团展演。
看看厕所在哪里,小学老师的办公室是啥样的,校园里有哪些活动场地……领着孩子们在学校走一圈,他们对校园生活有了初步认知,不再感觉害怕和担心。
操场上,组织他们和一年级的学生开展体育游戏,在交往中慢慢熟悉并接受校园生活。
他们对小学有了具体的印象,对小学的课堂充满幻想,对小学的社团生活充满了好奇……
临着离开学校,还不断回首校园,相信他们对成为一年级新生是充满期待的。
二、新生游园,密切儿童情感联系
家校携手,共同关注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我校开展“新生游园会”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游园会当天,家长们在校园里和孩子携手完成两项活动,第一项是游园活动,第二项是一师一优课的活动。
(一)在“游园”活动中享受校园时光
第一个环节是“游园活动”。首先,讲解规则。由班主任讲解游园的规则和要注意的细节、安全等方面内容,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游园项目和规则。然后,开始游园。每位儿童都兴致勃勃地参加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樱花园”“棋道”“滑滑梯”“校训”“菜地”“两湖图书馆”“校史陈列馆”等“著名景点”打卡,在游玩中爱上小学、认识同伴、亲近教师,享受着与家长在一起分享校园生活时光的快乐与幸福!
(二)在“优课”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
第二个环节是“一班一优课”。一方面,组织家长基于对幼儿的了解进行绘画创造,亲子共同分享交流彼此的作品,从而达到彼此增进了解的目的;另一方面,发挥“实小”的小组合作传统,让家长体验小组合作形式,就“自画像中自己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做怎样的家长才能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话题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家长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从心灵出发,促进亲子关系。
三、入学适应,培养儿童良好习惯
为了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确保“零起点”教学顺利实施,我们学校并不急于给一年级新生上新课,而是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精心设计了“新生习惯教育周”。
(一)习惯养成,全面衔接
养成文明习惯,教育儿童自己背书包上学,进校门见到值日老师同学要问好,跟送上学的家长说再见,进测温室检测体温,在洗手池洗好手,自己走进校园进入班级,在自己座位放好书包和学习用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认识新同学,课间与同学文明友好游戏等等。
养成学习习惯。教育儿童如何准备学习用具,如何举手发言,如何在班级门口站好队,如何有序走进操场,如何站好队升旗做操,做各科作业的格式要求和书写要求等等。
养成生活习惯,教育儿童干干净净午餐,安安静静午休,学习如何上厕所冲厕所,如何到饮水机打水,如何站路队放学,如何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如何做好班级清洁等等。
(二)课程规划,科学衔接
在进行习惯教育时,老师们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详细讲解,生动示范,实地体验,人人过关”,把习惯教育真正落细落实。不少班级还有创新之举:有的老师请来高年级同学为一年级小朋友现场示范,请高年级与新班级结对手拉手;有的老师邀请家长志愿者、校外志愿者共同训练;有的老师把习惯的具体要求拍成微视频发给家长,让学生在家回顾、练习。具体课程设置有以下五个板块
1.“两湖书院,我的家!”熟悉校园及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熟悉班级和老师。在参观校园时渗透落实《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八个好习惯》条例教育。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学生的自我介绍和校园文化的介绍,让孩子迅速融入小学校园学习氛围中,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2.“认识你,真高兴!”在“记住我的邻居”“找啊找啊找朋友”“请你记住我是谁”游戏中让学生快速熟悉自己的伙伴,增强班级凝聚力。教师可在特定情境中给予学生充分自我介绍时间,同时了解班级学生表达能力的层次。
3.“我是课堂小主人!”通过了解开学后的学习作息时间,了解学习的科目,倾听铃声,学会辨别不同铃声指令,做好课前准备(书本的摆放、学习用品的准备等),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上下课与老师问好的礼仪,用故事的方式锻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4.“劳动最光荣!”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到整理课桌的意义,学习整理课桌的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班级劳动工具,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劳动的意识,养成主动劳动的习惯。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养成有条理整理事务的习惯。
5.“准备好了吗?”对前几天训练的内容进行回顾与补充,评选“我是合格小学生”奖项,并推荐全班同学观看绘本《我上小学了》《迟到的理由》《勇敢站起来》《小阿力的大学校》,对小学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这些幼小衔接活动,让一年级新生对小学学习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到儿童在校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情况,在这一个个细微的环节中为家校共育搭建交流平台,为幼小衔接的成功过渡保驾护航。
一年级,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一步我们要领着孩子走稳走好。因此,我们一定要经常对每一个孩子说:“不急!孩子,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