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幼儿园在行动 |
生态育人新范式 幼小衔接看钟幼
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幼儿园
汉阳区钟家村幼儿园以生态教育为载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营造自然童趣的生态环境,构建生活化、生态化、游戏化的园本课程,将幼儿入学关键素质融入幼儿园生态教育之中,以此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一、打造生态环境,巧妙衔接
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处处体现人境交互、润物无声的教育。在生态种植园和菁菁百草园观察植物生长的奥秘,有助于幼儿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将劳动课内容与甜甜果园结合,在播种、浇水、施肥、采摘中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初步的责任感。一楼一主题、一班一特色的“微”环境,为幼儿的学习、游戏搭建支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隐于“微”环境,幼儿在浸染中身心和谐发展。师幼共同创设“心情小怪兽”墙面环境、“我们的秘密”区角环境,幼儿在“微”环境中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二、优化园本课程,自然衔接
我园在前期园本课程研究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两个学段学习方式的衔接点,将“五感体验——跟踪记录——小组探究——经验重塑——综合游戏”循环学习模式与义务段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相结合,贯穿于幼儿园生态教育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如: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利用园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天气、季节的变化生成《探秘桑葚》主题探究活动,幼儿通过五感体验法初步探究桑葚的形、色、味;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填写《桑葚果实知多少》观察记录表,进一步激发探索欲望;分小组讨论采摘桑葚的方法,寻找合适的采摘工具,合作采摘桑葚;在品尝果实的过程中,幼儿的手上和衣服上被桑葚汁染成紫色很难清洗,于是又引发了对植物色素的探索;师幼用桑葚汁、花瓣汁等进行染色游戏,幼儿在这一循环学习模式中自主探索、互相合作、交流经验、解决困惑,持续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为入学学习准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注重家园合力,科学衔接
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与支持者。我园注重家园合力,通过特色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共同助力幼儿顺利踏进小学,步入社会。幼儿园发布“地球熄灯一小时”倡议书,引导幼儿和家长在黑暗的一小时里,通过亲子光影游戏、火柴人律动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助力节能降碳活动。在此过程中,家长潜移默化转变育儿方式,运用亲子游戏引导幼儿探索小学科学活动中光与影的关系,体验在游戏中实施幼小衔接。幼儿园还搭建“生态·阅享”3-6岁幼儿家庭阅读指导空中平台,以亲子共读生态文明教育系列绘本为依托,鼓励幼儿自己讲故事或亲子合作讲故事并录制成视频进行展示交流,在平台上分享家庭阅读小技巧和家庭文明实践小知识。此平台不仅让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家长高效陪伴幼儿,帮助家长认识到身心准备比单纯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入学准备的双向衔接。
幼儿教育是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终身教育发展的奠基阶段。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钟幼人始终秉持“生态育人,和谐发展”的理念,力求和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形成合力,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幼儿,以开放的心态去关注幼儿入学准备中的点滴变化,以培养幼儿全面素质发展为主要任务,让每一位幼儿和谐、健康、可持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