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幼小衔接・同行(幼儿园在行动)“巧”衔接 “智”准备 “慧”行动

2022-07-15 12:52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幼儿园在行动

巧”衔接  “智”准备  “慧”行动

武汉市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树立科学导向,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推出“幼小衔接”系列专题活动,完善幼小双向衔接举措。

一、聚焦幼小衔接问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为了让教师掌握不断更新的教育理论把握儿童发展的时代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促进教师做好入学准备教育,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在青山区教育局基教科的指导下通过片区联动教研活动发挥资源优势,组建一支幼儿园小学联合专家型研究队伍定期开展幼小科学衔接研讨活动,用教科研来指导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总结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回归本源,推动幼儿园和小学参加科学幼小衔接实践。

每月,片区中各幼儿园聚焦幼小衔接中的切实问题,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用问题诊断跟进式教研模式,解决幼小衔接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各园所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其中包括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幼儿园、小学联动,家园校共育的工作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衔接教育生态圈。

二、渗透幼小衔接课程,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是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与升华。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幼儿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相对不同的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不仅需要做好时间“长度”的延伸,还要做到内容“广度”的拓展,将急匆匆的陡坡逐渐削降为适宜的缓坡,从小班开始,让幼儿在体验、感知中全面、循序渐进地自然延伸入小学生活。

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结合幼小衔接话题开展全园各年龄段课程审议,在小班主题课程中融入“生活万花筒”“宝宝真能干”等活动资源,在中班主题课程中开发“我的秘密花园”“生活大爆炸”“了不起的我”等课程资源,在大班主题课程中开发出“奇妙小天地”“成长你我他”“我要上小学”“再见幼儿园”等课程内容。同时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富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做好各种准备。例如:小班开展“穿鞋子大赛”、中班开展“叠衣服比赛”、大班开展“整理书包大赛”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大赛;每月一次的“爱劳动、讲卫生”活动……

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将幼小衔接延伸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版块,从心理准备、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多方面为幼儿构架起通往小学的桥梁。

三、建立多方共育机制,帮助家长观念转变

家长观念转变是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的关键,青山区青宜居幼儿园通过对“构建家园协同的教育共同体的课题研究,帮助家长认识幼儿的成长规律,掌握科学教育知识。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等途径加大幼小衔接工作的宣传,面向家长召开关于“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线上交流活动,活动中帮助家长了解做好科学幼小衔接准备,解读国家教育政策,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为科学推进幼小衔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幼小衔接不是朝夕之事,要有“上下求索”的精神,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在喧闹的声音中坚定自己的脚步。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