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幼儿园在行动 |
循序渐进 以游戏行为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
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幼儿园创建于1980年,作为武汉市游戏项目共同体成员,幼儿园始终坚持“同心 同乐 同行”的办园理念,围绕“民间游戏”办园特色,将入学准备自然融入幼儿每日生活和游戏,循序渐进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坚持以小班为起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四大准备为内容,以渗透一日生活为基础,科学衔接,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人生发展奠基。
一、身心——释放天性,健康衔接
为了释放幼儿天性,我园依托园所环境和特点,针对幼儿游戏的需要,遵循“便于取放,利于创造”原则,致力于创设凸显室内外一体的游戏区域,让幼儿自由自在的“玩”。
(一)为幼儿打造尽情释放的游戏场所
打造了“乡里走廊”的民间游戏体验区、户外游戏区域,设有翻花绳、打翻牌、挑棒等多种民间游戏,幼儿随取随放,操作自如;操场一角设置的沙水区,让幼儿尽情与沙水游戏。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尽情以自己的方式与材料互动、探索,在游戏中自我发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二)为幼儿投放支持探究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中所使用到的操作工具、游戏道具、探索学具、娱乐玩具。当幼儿与材料互动时,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我园在材料的投放上以低结构材料为主、高结构材料为辅。一是提供原始材料。二是提供废旧的材料。这些材料既安全,又能给幼儿带来无限的想象。
(三)为幼儿创设平等接纳的心理氛围
民间游戏自由自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释放天性、强健体魄的同时,更让幼儿园充满了平等、接纳和支持的心理氛围。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应平等地与幼儿游戏,接纳幼儿的感受和表达,支持他们的想法和愿望。
二、生活——独立自主,自如衔接
良好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能帮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技能。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我园积极开发生命安全课程,在游戏中重视幼儿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小班——通过亲子自理能力视频展示,提升家长认识;中班——起床、穿脱衣服鞋子游戏,加强自理练习;大班——叠被子、收拾整理书包游戏,养成整理习惯。从自我服务到服务集体,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精细动作也逐渐得到发展。
三、交往——友好主动,友爱衔接
友好的交往,有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我园积极搭建平台,例如:节日里的温馨祝福、生日里的小礼物、游戏中的相互合作……创设温暖友爱的氛围,让幼儿与老师、与同伴平等对话,友爱合作,体会爱人与被爱。
四、学习——激发探究,深度衔接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其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更是激发其深度学习的有力推手。
(一)把游戏规则话语权还给幼儿
我们将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幼儿,通过共同商讨、反复调整,不断完善区域活动规则。幼儿相互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并以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制定最终的游戏规则。
(二)把游戏计划制定权还给幼儿
幼儿自己做计划,从选游戏到选材料、选同伴,都由幼儿自己决定,并加以记录。教师通过晨谈“你准备怎样玩游戏”“你和谁玩这个游戏?”等问题,引导幼儿与伙伴将计划具体化,帮助幼儿树立“自己是游戏的主人”的意识。
(三)把反思评价表达权还给幼儿
游戏后的评价,可以帮助幼儿整理经验、分享快乐,也对下一次游戏提出新的要求。我园在区域活动评价中注重正面激励,实施开放式评价,激发幼儿深度的学习行为与愿望。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小衔接一定不能忽略家庭的作用。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十三五”开始,我园构建家园合作教育共同体,把家园合作教育纳入课程、纳入幼儿园的管理,通过“问卷”“圆桌家长会”“家长社团活动”“专题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形式,解决家长的困惑与误区,形成贯穿小、中、大班联动方式,协同家长做好有效衔接。
遵循规律,回归本真。让游戏伴随幼儿自由成长,让游戏伴随幼儿快乐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