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同行 小学在行动 |
群策共研幼小衔接 双向奔赴共育成长
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有序推进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工作,近年来,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和小精灵幼儿园、童梦幼儿园、稚美幼儿园、红苗幼儿园等多所幼儿园深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努力打通两个学段壁垒,实现顺利对接,帮助孩子们自由而灵动地生长。
一、幼儿园和小学共研,建立幼小协同长效机制
幼小存于心,衔接始于行。为加强我校和幼儿园深度合作,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学校和幼儿园双向互动衔接机制,加大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入学适应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专业能力。
通过建立校、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平等合作关系,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我们确立阶段性的教研主题,制定教研计划,组建教研团队,搭建以“跨学段教研、探寻幼小衔接点”为主题的学段互联教研平台,充分研讨交流幼小环境衔接、幼小课堂差异、幼小指令统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时消除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壁垒”和“瓶颈”。通过开展主题教研、联合备课、教学展示、集中评课、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教研活动,幼儿园和我校教师相互学习、深入交流、共享互补,不断提升科学解读儿童行为、适时适宜回应儿童、有效支持儿童学习的专业能力,实现理念上和实践上的深度衔接。
二、幼儿园与小学共建,优化入学适应期课程设置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我们适度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坚持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深入推进“优能课程”,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优能课程”分为学校启程课程、家庭体验课程两类,全方位渗透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实施学校启程课程,强化行规养成教育。开学第一、二周重点对学生进行一日学习、生活常规教育,通过教师亲身示范,手把手指导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常规的教育内容,比如怎样早读、上课、课间休息,怎样站路队、午休、打扫卫生等。从第三周开始逐渐引导孩子们熟悉上课行为,熟悉周围的人,熟悉学习生活,熟悉日常生活,逐渐按规则去做,进而形成良好习惯。
开展家庭体验课程,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学校邀请家长针对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年龄家庭劳动教育培育目标,教育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请教做,会做的事情做出经验。从礼仪教育入手,以“弟子规”引导学生正衣冠开始,教育孩子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学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学具、玩具、生活用品等,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收获以劳促智的成效。
三、幼儿园与小学互访,实现幼小双向科学衔接
建立我校与幼儿园幼小互访制度,加强幼小双向衔接。每学年,我们都要到小精灵幼儿园,给大班的孩子们上一节“特别的小学体验课”,老师们用游戏化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具使用,趣味性十足的活动环节,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体验小学课程与幼儿园的不同,促进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通过教学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临近毕业的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身心和学习状况,幼儿园的教师也了解了小学低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形式和教师的执教方法等,为下阶段的幼小衔接工作做准备。
每年的毕业季,我们都会邀请小精灵幼儿园大班的师生到学校,综合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校园参观、课堂观摩、活动体验等活动。如开展主题为“小学,我来了”主题升旗仪式,“哥哥姐姐带我打乒乓”场馆体验,“有趣的烘焙”校本课程体验等。孩子们走进功能室,和哥哥姐姐们互动,充分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校、园互访,帮助孩子们做好入学前准备的同时,也为幼小双方教师提供沟通平台,不断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形成有效的衔接策略。
四、教育部门和家庭共育,搭建家、园、校沟通平台
全方位帮助儿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应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家庭中。我们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和共育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互动,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要求,采取家长学校、专题报告、家长沙龙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每年都有不少孩子的家长担心孩子“零起点”上学不适应,少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想送孩子参加校外幼小衔接辅导,主动提前学习。他们还有许多的困惑和焦虑,不知如何解决。小精灵幼儿园、童梦幼儿园、稚美幼儿园、红苗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调查搜集家长们的困惑、问题,邀请我校领导到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我们在路上》《不完美,才美》《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等专题讲座,就孩子进入一年级常见的学习、生活、习惯、情绪等方面问题,分享入学适应策略。我校领导和老师们还和大班孩子的家长面对面交流,就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做好释疑解惑,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帮助她们了解超前教育的长久危害,解决儿童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方向已明确,道路且绵长,我们将进一步探寻幼小衔接策略,提升教育合力,用“专业”和“爱心”搭建一座“幼小衔接”的桥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