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家长观点 |
赴成长之约 启追梦之旅
武汉市武昌中华路小学金都校区一(4)班学生家长 易晓亮
作为刚刚经历过幼小衔接阶段的家长,我认为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和家长不是“翻山越岭”而是发展的自然延伸。
一、身心准备指导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很期待小学生活了,幼儿园借助现代科技让幼儿对自己即将进入的小学来一次“云游览”,与老师来一次“云见面”,让幼儿从认知到情感上与小学建立起联系,保持对小学向往的积极心态。
二、习惯培养指导
好习惯受用终身,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抓起。在幼儿园阶段,我们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表达与倾听的习惯,比如能够专注地听教师和伙伴讲话,还能够把自己的想法与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幼儿情绪调节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如正确面对游戏中的输赢、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老师的批评,从而为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三、生活能力指导
在幼儿园,有保育教师帮助和指导幼儿的生活事项,提醒幼儿上厕所、喝水、休息,因此幼儿园阶段的生活十分有规律。进入小学后,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他们又要面对一个全新的挑战——课间十分钟。课间休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是有巨大的诱惑的,因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尽情玩耍。于是就衍生出了新问题:忘记喝水,忘记上厕所等等。这也是令老师和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在幼小衔接阶段模拟小学的作息时间,让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作息时间,从而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