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校长观点 |
幼小衔接——从“心”出发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一小校长 王晓东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期,是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三个关注:
一是要关注心理,赋能与支持。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进入小学学习的条件。幼儿都有“长大”的渴望,他们内心对于小学生活是非常向往的。但同时,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不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幼儿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恐惧、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家庭和学校应该关注这一心理状态,及时鼓励、赋能,进一步增强幼儿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我校设立“我是一小小学生”首日课程,在幼儿入校第一天带领他们相互认识沟通,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历史,用优秀校友事迹来增强幼儿的入学荣誉感,化解幼儿焦虑、紧张情绪。
二是要关注认知,尊重与适应。一般6岁左右幼儿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和家长都应尊重这一成长规律,用恰当的方式带领幼儿参与学习活动。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我们突出“情景教学法”在一年级课堂中的运用,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探究性学习,让幼儿主动地学习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要关注心态,转变与提升。目前,因升学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有“先学先练,提前抢跑”的不良心态。因此,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家长应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亲子教育,了解幼儿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我们联合幼儿园,通过印发宣传手册、举办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主动了解育人文化,端正教养观念,把进入小学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习惯、自理能力、沟通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还借助“钉钉”网络平台,建立沟通反馈机制,“三向”衔接,最终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