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园长观点 |
科学把握“三度” 助力“双向衔接”
武汉市江岸区珞珈怡和幼儿园园长 袁艳萍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坚持双向衔接”的原则,作为幼儿园园长,我认为幼儿园和小学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应该要努力向对方保持连续性,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双向发力,科学把握“三度”,助力“双向衔接”。
衔接时间——让坡度更舒适。传统的幼小衔接从大班下学期才开始,但是这样的幼小衔接时间太短,幼儿一下子上陡坡,很难在身体和心理上适应小学生活。必须双向延长衔接时间轴,变“陡坡”为“缓坡”。从幼儿入园之际开始,从习惯的培养等方面为入小学做准备;小学也可以尝试用一个学期时间,给幼儿小步递进的机会,等待幼儿的自然成长和合理适应。
环境创设——让梯度更合理。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与小学教室有着较大的区别,幼儿升入小学犹如乘上“电梯”,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在心理上也缺乏“安全依恋感”。幼儿园和小学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可以尝试互相接力,通过模拟游戏和云上参观等方式,小学一年级可以打破排排坐的上课方式,都向对方走一步,变“电梯”直达为“阶梯”递进,从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
课程优化——让速度更适宜。科学衔接不是追求速度快,而是给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幼儿园和小学必须双向优化课程衔接表,做到不追求“高速”,力求“续速”。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获得认知、技能、交往、情感和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为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可以打破分科教学的模式,从综合活动开始,调整课程实施方式,融入游戏,让不同学科在融合中产生最大化效应。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让我们遵循规律,悉心陪伴,科学衔接,还孩子一个幸福多彩的童年,帮助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学习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