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幼小衔接·共识(园长观点)看见儿童 从“心”出发

2022-07-14 16:56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园长观点

看见儿童 从“心”出发

武汉市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园长 胡琳


    2016年、2019年和2022年,教育部分别三次将幼小衔接的话题作为年度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受到了全民瞩目。在大家都关注知识和能力的衔接时,我认为加强各个层面人员的心理调适才是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的关键。

    一、儿童心理——克服恐惧,心生向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基本的生理需求发生改变时,就会影响到它的上一层需求,即安全感的需求。对于将要入学的幼儿来说,生活、学习习惯发生改变后,会对他们心理安全造成冲击。要让幼儿对未来的小学生活感到兴奋、快乐和期待,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在陪伴幼儿学习、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相信自己有能力迎接任何挑战,帮助他们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二、家长心理——缓解焦虑,尊重规律

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存在担忧和焦虑。大部分家长认为“只有最好的才是最适合的”,却忽视了“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简单道理。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潜能各不相同。家长应该从幼儿自身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同时配合幼儿园参与幼小衔接全过程,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者心理——弱化功利,回归本真

    受到家长和社会焦虑的影响,在面对生源的流失,不少幼儿园和教师也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小衔接是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作为教育者要思考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什么?就是要善于激发幼儿思考,培养其学习品质。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幼儿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