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局长观点 |
以儿童为本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局长 黄淑萍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幼小衔接”工作主体责任是幼儿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去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下,催生出了“学前班”“幼升小衔接班”等乱象,产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学科化、提前抢跑、拔苗助长等系列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社会焦虑感。其中有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期盼,有校外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有一些幼儿园对家长的盲目迎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导致很多幼儿升入小学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提出让小学做好幼儿“入学适应教育”这一改革举措,彰显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科学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大家的共同行动。我们以“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紧扣“幼小衔接”主题,三措并举。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面宣传力度,消除社会、家长误解,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缓解家长的过度焦虑。二是切实抓好小学与幼儿园的密切协作,双向衔接,以实际行动为幼儿进入小学创设适宜的学习、生活、社交环境。三是积极推进小学低年级课程改革,合理设计一、二年级课程,切实降低学习任务,减缓学习坡度,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促进儿童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