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校长观点 |
小学应为新入学儿童创设心理过渡期
武汉市黄陂区实验小学校长 周辉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关键时期!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共同责任,小学必须主动应对,我们要深刻认识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教学管理和生活细节上的巨大不同,在孩子步入小学校园后,学校要给新入学的孩子创设一个心理过渡期。
一是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学业差异。科学合理调整一年级上学期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科学把控教学进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明确一年级学生培养基本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二是开设“实小入学周”课程。用1-2周的时间聚焦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引导、教育、强化孩子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家校协力聚焦孩子心理变化。教师通过儿童化和游戏化的师生活动,加深师生情感,积极鼓励、表扬孩子融入小学校园学习生活。家长积极关注孩子情绪变化,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关爱,用关爱帮助孩子克服小学生活的不适,引导孩子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同时家校及时沟通反馈,形成教育合力。
四是注重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要将孩子们习得的知识、技能、习惯和情感体验渗透课堂教学之中,并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和主题训练进行巩固和规范,使他们初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初步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为孩子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