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幼小衔接·共识 专家观点 |
科学 有效 长效——幼小衔接工作之实施抓手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张敏
建构幼小衔接长效机制,科学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既是促进儿童成长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平稳过渡,需建构立体化衔接机制,采取多元化衔接策略,突出幼小衔接工作科学性、有效性、长效性的内涵。
一、强化双向衔接,着力在幼小衔接科学性上下功夫
“科学性”落脚于幼儿园与小学的同向发力,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接受入学适应教育,提供全方位支撑。幼儿园做到全面准备,全程准备,突出重点阶段、重点内容,回归规律,立足儿童发展;小学做到坚持“零起点”教学,实施游戏化教学,设置入学适应期。
二、强化资源整合,着力在幼小衔接有效性上下功夫
“有效性”落脚于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使行政管理力量、教研科研力量、家庭社区力量等多方参与幼小衔接工作。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化,放大教育合力效应;另一方面,借助行政管理力量与教研科研力量,完善幼小衔接政策举措,健全联合教研科研制度,将幼小衔接科学研究变成指导教学、服务决策、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实践成果。
三、强化机制创新,着力在幼小衔接长效性上下功夫
“长效性”落脚于多元机制的立体建立与支持,如在信息化时代变革背景下引入技术应用机制,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背景下建立成果孵化机制,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完善追踪评价机制,使幼小衔接工作全面铺开、均衡提升、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