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武汉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
2021年武汉市编制印发了《武汉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22-2025)》,从标准规范、信息技术设施、应用与数据汇聚融合、数据治理应用、大数据安全应用以及大数据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区、校三级一体化建设教育大数据体系的16项发展任务,24个重点项目,覆盖教育数据“采、传、存、算、管、用”等各环节,着力打造武汉市智慧教育的数据治理与应用生态。
编制《武汉教育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方案》,遵循统一标准、集中存储、集约控制、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面向市、区、校三级机构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等用户,以“区级公共应用市级建、学校应用区级建”的理念,设计横向融入政府体系,纵向级联市、区、校数据的三级数据中心建设框架策略,构建具备数据接入汇聚、集成治理、智能分析、应用聚合、因需服务等能力的大数据应用体系,支撑武汉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促进武汉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
依托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建成了“云网融合、云数联动”的武汉市智慧教育数字底座。实现与武汉政务云的集中管理。
建成覆盖全市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基础环境等权威基础数据库,市、区、校三级共同维护、管理、应用,确保基础数据一致、准确、安全。目前,通过国家平台、第三方应用提供、学校填报等手段汇聚了980余所中小学、8.9万余名教职工、115万余名学生基础权威数据。
二、关于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为推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我市举办了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武汉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化学习(STEAM项目)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活动,整体提升了我市师生的数字素养,改善了优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促进了教学公平和教学的内涵发展。
以创客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为主要样态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促进我市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数字素养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因其创新性和实践性,对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培训促提升,通过常态化普及培训、专业技能专题培训、星级导师高级研修、创新工作坊、发展论坛、教师创客马拉松等培训形式,加快推进层次化梯队式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实践促发展,通过创新课程开发、创新课堂示范、创新课题研究等实践方式,促进数字时代教师专业发展。
三、关于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为加快推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市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人和各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市、区、校骨干成员组成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各区组建配套的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形成工作例会、工作报告机制,确保教育数字化工作取得实效。聘请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等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专家顾问。召开全市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布置会和调度会。
专班多次我市数公基专班(公安部门为主)、武汉云对接,研究数据共享路径和方式。为积极贯彻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入学一件事”及对武汉市相关工作要求,推进市级平台管理高效、便民、规范,基于武汉城市大脑数据能力平台,专班于2023年5月完成了与市公安局户籍、居住证、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不动产证数据对接与利用,实现了相关信息在线校验,进一步增强了业务智能化水平,有效减少线下跑动,提高了入学招生工作效率。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快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积极推进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