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063号提案的答复

2024-10-14 15:47
来源:武汉市教育局

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了一些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一、打造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围绕“光芯屏端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我市已成立“武汉•中国光谷”和“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联合体,分别由175家和208家政府部门、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组成,搭建了政、校、企、行、研五方参与的产学研一体信息互通平台。两大平台结合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建立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推行产业项目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共享。2023年,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104份人才需求报告,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人才供需会议共计35场,参与企业数量2005家,累计提供岗位超过56200个,线上线下吸引学生及社会人士555044人。下一步,两大联合体将聚焦高端产业,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以专业群为依托,打造一批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

二、开展校企人员双向培训交流。联合体内校企共同创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企业工匠访问站”,并打造了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现场工程师培训学院。一方面实现教师到企业学习,促进教师立足行业前沿,提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工匠、专家来校指导工作,促进学校师生技能水平提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形式,拓宽了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渠道。2023年依托“3551光谷人才计划”,围绕“光芯屏端网”等重点产业,推荐联合体成员参评光谷产业教授109人,推进高校、企业双向流动,其中,企业到高校23人、高校到企业86人,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服务近万人次。下一步,将协同有关市直部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树立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向。

三、建设开放型实践中心。两大联合体紧紧围绕重点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布局,聚焦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突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构建“厂中校,校中厂”的产教融合新格局。截至目前,两大联合体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47个,其中国家实习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市级实训基地7个。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区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新建20个开放型区域融合实践中心,服务区域内各类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培训、技术研发、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

四、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两大产教联合体对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深度参与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通过专业建设改革,减少了专业设置重叠、建设投入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当前,两大联合体正聚力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光电、烹饪工艺与营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一批优质专业(群),形成紧密对接武汉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实现了湖北“51020”和武汉“965”每个产业集群有1-2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优质专业(群)重点对接发展。下一步将落实家政、康养、护理、托育、现代农业等紧缺或急需专业建设政策,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需求的响应度。


武汉市教育局 

2024年9月19日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