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体育课程单一及体育课内外活动时间问题
市教育局依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聚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一是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6号)、《〈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市教育局就“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实地调研武汉市中小学990所,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占总课时10%—11%的比例要求,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以开足开齐体育课为抓手夯实体育教学主阵地。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推广体育项目,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努力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评价机制撬动项目发展,2024年将游泳、篮球、足球、武术等技能项目纳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最大范围、最强力度推进各个项目的发展。
二、关于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短缺问题
2023年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将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坚持编内与编外补充结合、教师招聘与轮岗交流并重,2025年前配齐配足全市公办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满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程的需要。
三、关于青少年体育赛事优化问题
根据《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探索打造“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一体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竞赛体系,2023年-2024年市教育局会同市体育局为优化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推出武汉市青少年运动会,涉及32个运动项目,40余场市级体育赛事,推动学校体育竞赛与专业化青少年竞赛体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配合市体育局积极参与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足球为先导,打破参赛壁垒,兼顾普及与提高,组织开展校园足球。
四、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
传特校并轨,集中资源破解融合难题。将体育系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教育系统的“体育特色学校”统一名称为“武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即将开展武汉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审认定工作。以传统体育特色校的建设为抓手保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阵地,以多层级的竞技赛事保障体育后备人才的竞技水平提升,以体教融合的新精神保障运动员“一条龙”升学通道。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积极会同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推进落实《武汉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市教育局
202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