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在课堂融入中医药内容。根据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各区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合,在思政、语文、历史、生物、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中融入中医药相关知识点,将中医药文化列入校本课程。结合课程设置,组织专家进校园开设中医药课堂,为同学们讲解中草药知识、中医药历史典故,中医药名人名医、中医经典、中医养生功法等健康保健知识,激发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传承中医药,掌握中华文化内涵要义。
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体验活动。各区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展示馆、中医药文化角、中草药种植基地等中医药文化传播阵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联合卫健等部门推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橱窗板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及中医药学知识,推行中医药文化启蒙教育。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通过图文展现开展“中医宣诊,技艺传承﹣﹣宣诊活动”;江汉区北湖小学通过开展“小耳朵大作用”活动,宣讲介绍耳部的穴位及中药耳贴的运用;硚口区崇仁燕园小学通过展台介绍学校中医岐黄馆和中医百草园、学生中草药自然笔记等等。
三是将中医药文化与多学科渗透融合。鼓励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相衔接,调动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悬壶济世、橘井泉香等历史典故与语文、品德相结合,培养学生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将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技术与体育结合,教会学生练习中医养生技术,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利用中小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成立民间文化社团,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等民间文化教学实践。
关于“市级教育部门将中医文化传播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建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教材〔2023〕2号)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置地方课程,确定开发主体”,武汉市级教育部门没有设置地方课程的权限。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卫健委等有关部门推进医教融合,丰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发挥家庭、社会教育作用,协同育人构建多方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营造良好氛围。
武汉市教育局
202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