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已做工作
为满足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2016年11月,教育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武汉模式”得到教育部及国内同行的充分认可和广泛赞誉。2019年,经过层层推荐和评审遴选,我市成功入选首批8个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名列。2020年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
在推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进程中,我市重点推进智慧教育环境提升行动、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中小学校课堂革命行动、资源供给模式创新行动、数据驱动评价实践行动、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等“六大行动”,旨在重构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治理、改革教育评价,基本形成“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推进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基地学校、名师和学科典型案例。
一是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建设。2020年,市级统筹建成120间智慧教室、120间人工智能实验室、60所初中理化生实验智能化标准化考场学校、30间智慧图书馆。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已创建135所四星级智慧校园。
二是重点做好人工智能课程实验。2020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人工智能教材,聘请知名专家组成武汉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材选用委员会,遴选出四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在120所中小学试点使用。印发《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人工智能教学进课程计划、进课表、进课堂。
三是做好人工智能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智能时代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数据支持下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实施精准学习分析和教学干预,实现课堂教学结构重组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四是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力量。印发《市教育局关于设立教育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的通知》,建立完善首席信息官制度,在全市遴选1名市教育局首席信息官、15名区教育局首席信息官和1175名中小学、幼儿园首席信息官,实现教育首席信息官全覆盖。组织了两期200人次教育首席信息官专项培训,100人次人工智能骨干教师专题培训,7200人次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素养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二、下步工作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原则,继续加强与国内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
二是积极筹办人工智能学生竞赛,提供多渠道、多类型、多出口的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和展示平台。
三是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教学环境建设,2021年市级统筹计划再建设120间智慧教室,120建人工智能实验室,120间智慧图书馆,100间初中理化生实验智能化标准化考场,创建120所四星级智慧校园学校。
四是继续加大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继续组织人工智能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竞赛活动,确保课程开展制度化、教学实施规范化、活动开展常态化。
武汉市教育局
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