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的发生,让大家重新审视健康的重要性,校园防疫、传染病防控的需要以及在校学生数量的激增导致了全市中小学校医力量的短缺。通过与市人社局、市委编办、市卫健委的协调,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根据《湖北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健康校园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建立学校卫生保障机制,学校卫生室、保健室规范设置,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二是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规范。联合市教育局先后印发《武汉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校园工作的通知》,加强全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监测及时处理疫情。市、区疾控机构对重点传染病做到“日监测、周分析、月评估”,科学研判疫情,及时预警。
三是在编制重量控制前提下,根据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实际情况,调整教职工结构,合理设置卫生保健教辅人员岗位,配齐配强。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四是协调辖区医疗机构支持。疫情发生,我局联合市卫健委迅速落实“一校一医一护”制度,驻校保障。进入常态化防控后疫情时代,我们根据实际,采取区域结对子,医疗单位辐射辖区若干学校,建立送诊绿色通道,并在部分医疗资源较足的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争取对口定点医院(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学校兼职,缓解校医不足的压力。
五是提高保健教师队伍专业水平。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专业能力。2020年至今,定期举办市级、区级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班、学校及托幼机构消毒隔离技术培训班、应急救治技能培训班和相关比赛比武260余场次。提高校医(兼职保健教师)业务能力,及时满足日益急需的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需要。
武汉市教育局
2021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