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对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00370号建议的答复

2020-10-27 16:21
来源:

一、关于义务教育入学划片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教育厅每年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工作要求,我市按照尊重历史、保障公平、就近入学原则,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内学校分布、适龄学生人数、所在社区、交通状况等因素,依街道、社区、门牌号等,合理划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范围。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般通过单校划片方式落实就近入学。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且为维护家长利益,入学范围一经划定后,我市明确规定不得随意调整,若调整要按照相关程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按照调好不调差的原则进行。

二、我们所做的工作

1.高度重视,列入教育重点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入学划片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工作,其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每年将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纳入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将合理划分义务教育入学范围纳入全市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

2.开展研判,提前进行调查摸底。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空间布局,每年4月份市、区教育部门都要开展对适龄儿童状况的详细摸底调查和登记。为了妥善化解入学矛盾,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市延至4月份启动摸底调查,坚持部门联动,会同公安、卫生、房管、街道、社区等部门和组织,对区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以及特殊儿童少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3.建立机制,加强入学划片管理。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入学划片及调整工作的通知》(武教发〔201822号),明确了三个提前”“四个规范的工作要求。三个提前是:开展适龄儿童、少年摸底调查提前,划片调整决策程序提前,公示入学范围提前。四个规范是:规范入学范围的内涵,规范入学范围调整的程序,规范沟通协调的机制,规范政策宣传工作要求。二是我局建立了由委局领导带队,领导及处室对口各区调研督办制度。从5月份开始到秋季开学,每月到对口区矛盾突出区域调研督导1次,及时向全市通报全市义务段新生入学矛盾化解情况,督办各区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今年受疫情影响,简化了工作模式,我采取周周跑方式,针对包括义务段入学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开展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对区与区交界地社会事务不明确的区域,存在入学范围划分的矛盾进行了协调。今年我们重点协调解决了武汉开发区与蔡甸区之间的中营寺地区、洪山区和东湖开发之间的保利花都等区域的入学矛盾。

4.公示信息,加大入学划片宣传。今年630日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入学划片情况,在各区政府网站等平台上进行了主动公开,在各学校、大型社区张贴入学划片信息公告。我局也于630日在官网公开了《2020年全市各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划片公示网址与咨询电话》,方便群众查询。同时,我们积极主动与相关单位、媒体取得联系,共同配合,就入学划片的依据、调整原则及程序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加大对义务段招生入学政策的宣传,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

5.加快建设,扩大入学学位供给。积极实施《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20132020年)》,近年来,我市建立并实施责任落实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协调调度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以及跟踪督办机制,大力推进各区中小学配建,进一步扩大中小学入学学位供给。2020年秋季开学,市区投资27亿元,18所新改扩建中小学投入使用,新增入学学位18057个,极大地缓解了我市部分地区存在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难的矛盾。

当前,我市义务教育入学的学龄人口逐年增加,十四五时期仍处于高峰期,局部地区入学矛盾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新建住宅区和老城改造中配套中小学的建设,满足老百姓就近入学的需求。同时,指导各区在每学年度做好入学调查,合理划分好入学范围,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武汉市教育局

20201026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