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656号提案的答复

2020-10-27 10:16
来源:

一、所做工作

(一)多渠道补充优秀教师,缓解中小学师资紧缺矛盾

目前,我市中小学校呈现教职工总量超编与结构性缺编并存的问题,现有的教职工编制总量不能完全满足迅速增长的适龄生源的就学需求。近年来我市多渠道补充优秀师资,2018年以来通过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接收等渠道补充公办中小学编制教师近2900名。部分地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招聘聘用制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学校师资紧缺的矛盾。

(二)加强聘用制教师管理,引导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一是规范教师招聘行为。2019年我局会同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出台《关于印发深化全市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教师﹝2019〕4号),要求各区教育部门加强合同聘用制人员补充管理。二是把好教师入职关。坚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新入职教师全员培训。将师德师风作为培训首要内容,帮助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三是畅通专业发展渠道。协调人社部门,畅通编外聘用教师职称申报通道。将公办学校编外聘用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纳入市、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范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会同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出台《关于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的指导意见》(武教师﹝2017〕7号),要求编外聘用与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三)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

在基层调研基础上,提请印发《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搞活用人机制的意见》(武政〔2015〕27号)等文件,妥善解决评中小学教师评聘矛盾问题。一是对省级示范高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区建设中承担牵头和帮扶任务的学校,以及农村艰苦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在原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基础上,将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按规定提高。二是在落实国家职称改革“评聘合一”要求同时,妥善解决过去评聘分开造成的评聘矛盾三是出台乡村教师定向申报、定向评审办法。四是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高等级岗位比例和数量,原来没有设置高级岗位的小学、幼儿园,高级岗位比例可按规定进行设置。通过上述措施,较好解决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矛盾。

二、下一步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为抓手,健全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力度,主要安排是:

一是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机制。按照班额、生源变化及教育发展需要,按规定统筹分配教职工编制并适时调配,盘活用好编制资源。

二是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根据学校建设、生源变化、教职工编制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采取生师比、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师编制配备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补充基层学校师资缺口。

三是加强编外聘用制教师保障和管理。一是探索建立编外聘用制教师管理规范,增强教师职业归属感。二是加强编外聘用教师待遇保障,增强教师岗位获得感。三是保障编外聘用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事业成就感。

四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依据教师交流轮岗位和均衡优化配置需要,根据学校类别或学段按规定统筹分配核定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

                                    

                                   武汉市教育局

20201026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