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现有市属高职院校2所——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校生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学20所,其它部门办学24所,民办11所,在校生6.68万人。 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为工业经济培养所需的产业工人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深化产教融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职教集团建设
批准成立10个市级职教集团。市属高等职业教育以发挥龙头作用为己任,以服务我市产业发展为宗旨,鼓励市属高校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2个省级职教集团,分别为武汉商学院牵头的湖北省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的湖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批准成立了10个市级职教集团,包括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牵头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财经商贸、服装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职教集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牵头的学前教育、汽车、城市建设、城市物流、工业物联网职教集团。
为提高职教集团凝聚力,增强活力和影响力,2017年,我局启动了职教集团创新实践行工作,鼓励现有市级职教集团创新活动形式,共享发展经验,发挥更多的功能和作用。2018年,启动了职教集团年度报告制度,促进职教集团间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提高。2019年,批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组建武汉数字媒体产教融合联盟,实施学校与科技园区双牵头工作新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形式。通过职教集团平台,校企双方实现了专业共建、教材共编、课程共担、基地共享、人才共育,产教融合得以深化。
二、探索现代学徒制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市属中高职学校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突出校企“双主体”,落实学徒“双身份”,推广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的“双导师”制度。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优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形成互利共赢良好格局,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全市2所市属高校12个专业点与14家企业开展了12个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校学徒规模455人。33所中职学校66个专业点联合70家企业开展了97个项目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校学徒规模3684人。
三、试行1+X证书制度
我市职业教育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考评师团队建设,推进证书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截至目前,全市2所高职院校分两批共8个1+X证书、17个专业、2336名学生参与试点。中职学校两批共8个学校、10个1+X证书、18个专业、1880名学生参与试点。
四、深化校企合作
市经信局组织多次校企对话、对接会和一对一洽谈,做好合作平台搭建工作。一是推动企业负责人和职业学校教师深入车间生产线现场进行实地参观交流,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二是开展产教融合调研。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相互走访调研,召开产教融合研讨会,围绕产教融合在全面提升武汉市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企业和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短板和主要问题、产教融合如何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等问题开展探讨,并提出促进我市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撰写《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武汉产业竞争力研究》等研究报告。三是做好校企合作宣传。举办《企校合作模式培育新生代高技能人才专题研修班》,共有80多位来自武汉市各企业的高管、人事部长、基层管理人员参加,学习了《企校合作的主要模式、运行机制及对企业培养新生代高技能人才的影响》、《企校合作管理与企业培养新生代高技能人才模式的选择》等课程,进一步普及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
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市属中高职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建立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专业调整与产业升级联动体制,完善专业对接产业的预警、联动、培养、评价的PDCA协同机制。职业院校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市属高校新增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技术应用、早期教育等一批新兴专业,市属中职学校面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新增17个专业点。全市基本建成与区域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六、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截至目前,市属高职院校已与数百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科研成果为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光电子、生物医药等行业相关企业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积极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与阿尔法激光有限公司、蓝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3D 打印材料和打印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与湖南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及武汉鑫年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设立“智能电子产品研发中心”,与苏州钛感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清龙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研究所”等,推动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全市中职学校利用师资、技术、场地、设施设备等优势,组织专业师生开展创新研发,配合企业开展技术革新,主动服务行业企业。2019年全市中职学校对外开展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131个,服务到款额452.32万元。
七、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为带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我局将校企共建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新载体,全市中职学校联合企业建成21个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集实践教学、技能大赛、生产加工、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职教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共提供工位总数6520个,开展职业培训6889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的统筹与指导,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提升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探索在高校二级学院建立产业(企业)学院,促进以“技术标准进课程,生产过程进课堂,工作任务进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实质性融合工作,推动我市产教融合水平再上新台阶。
武汉市教育局
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