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已做工作
家长不仅是儿童的启蒙师,也作为人生导师伴随着一个人成长期的各个阶段,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至关重
要的一环。家长如果处事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这种情绪极易传染给子女;如果家长遇事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
使子女凡事沉着冷静,这对子女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尤其在高中这一学生人生中关键的学习时期,学生
的情绪和心理方面更容易被学习成绩的高低所影响,一个积极、乐观,心中充满正能量的家长,是学生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的
重要保障。我们一直以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家庭教育方面
一是落实相关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有序推进。大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建设。落实家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转。建立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各相关考核测评有机结合的考核测评机制,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确保家庭教育工作抓好抓实。
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深化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四主”(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以省级以上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教材为主、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教学以班级为主)教学实践,全面落实“孩子入学(园)、家长入校,孩子毕业、家长结业”要求。市教育关工委每年举行一次以中小学幼儿园领导、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对象的市级家庭教育工作培训班,开展家长学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和教学案例交流活动,促进了家长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增强家庭教育指导实效。将家访作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架设家校沟通桥梁。面向每一个学生家庭,做到学生情况面对面沟通,教育政策面对面解答,育人策略面对面探讨,家长心声面对面倾听,引导家长既关注学生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贫困生、学困生、单亲生等特殊学生家庭,采取跟踪走访、关爱家访、期许家访等形式,给予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关爱,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一是加强工作保障。制定《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示范区推进工作方案》,成立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组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配齐各个城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人员。从2015年起,要求全市中小学在生均公用经费中按照不低于10元/生•年的标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经费。
二是提供专业支撑。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合格学校和校级心理辅导室建设,依托教科研力量开展面向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修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开通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搭建面向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三是开展专题活动。印发《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学开展“提升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开展中学生心理状况监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把握中学生心理状况发展态势。2016年春季开学,建立起覆盖每一所中学、每一个班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
二、下步工作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叛逆期,加上高考的压力,高中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帮助高中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可以说,您的关注点和我们高度契合,您对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也与我们努力方向高度一致。下一步,我们将做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投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各区在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调整学校教师结构,在总编制内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依托市教科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市教育学会、江南江北教师心理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修活动,切实提升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尤其针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在教师培训内容的比重,突出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服务。依托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供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在线咨询服务。大力推进校级心理健康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心理辅导机构在预防、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困惑中的重要作用。社区重点关注有高中学生的家庭,建立一家一档,及时掌握家庭情况,尤其是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的,做好宣传、预防和走访工作。宣传和网信部门在社会营造宽松、平和的升学氛围,不开展任何宣扬高考状元的报道和活动,抵制以高考成绩论成败的舆论现象。
三是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开发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动指导手册,开展针对性强、可实践操作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四是进一步加大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高中生日常的学业任务很重,心理压力较大,适当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大有帮助。学校以寒暑假作业的形式将学生走进父母工作单位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化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误解。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社团和大学生志愿者作用,定期组织大学校园开放活动,引导高中生参观大学校园、实验室,了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介绍高中生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聆听大师们的讲座,与大师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做好进入大学前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