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为满足适龄儿童课后托管服务需求,缓解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难同步问题,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我市积极探索小学弹性离校、幼儿园弹性离园政策。小学方面,2014年,在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局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小学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据此,我市有托管服务条件的小学,在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规范管理、安全第一、成本收费”的原则,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向本校学生提供4小时左右的托管服务。托管期间,学校安排教师专门看护,强化安全管理,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或者开展文体活动,但是不得进行授课、补习活动。幼儿园方面,2014年,我局制发《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试行),对幼儿园幼儿离园时间提出“一般在16:30至17:00”的弹性离园建议。有托管服务条件的幼儿园,根据家长实际需求,在弹性离园建议基础上,进一步酌情延迟幼儿离园时间。
离校可以是弹性的,但需求和责任都是刚性的,需要学校与家长之间、服务与管理之间的深度对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教育应承担更多社会服务职能,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孩子困难”的建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生表示:通过“摸索经验、出台措施、完善政策”的“三步走”策略解决这一问题。随后,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制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为各地推动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落地见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您在提案中关于“推广轮流值班制度,采取多方共建方式,严格把握准入门槛”等创新性、前瞻性建议,我局将予以合理吸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服务观,扎实推进小学弹性离校、幼儿园弹性离园工作实践。一方面,在小学弹性离校上,进一步规范全市小学生托管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托管服务管理模式,努力推动托管服务质量升级,实现从“有托管”到“优托管”“品牌托管”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弹性离园上,坚持落实弹性离园建议,借鉴小学生托管服务政策经验,适时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托管服务参与教师补偿和激励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2018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