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资源宝库。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海洋强国战略和 “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将海洋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国家课程中融合海洋知识教育,大力开展青少年海洋知识教育。
一、立足课堂主阵地,开展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
一是在历史课程教材中加强海洋知识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都要求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外航海的重要史实,知道海洋政策对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影响。通过政权统治、经济贸易、海军建设等视角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对海洋的管辖。
二是在品德、地理等课程中融入海洋知识和海权意识内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高中地理要求学习“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地理”选修模块要求学习“海洋和海洋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和“海洋权益”等知识;“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海洋地理”模块均涉及了海洋教育。
三是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包括海洋安全的国家安全教育。如搜集当前中国有海洋领土争端,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公众对中国领土争端的态度,提出捍卫我国领土,解决领土争端的想法和观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
四是在校本课程中安排海洋知识相关内容。学校积极开发海洋教育特色课程,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权意识教育。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传播海洋知识,传承海洋文化,关注海洋热点,开发利用海洋,提高海洋意识。
二、开展国家版图教育,树立学生的海洋主权意识
深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中小学参加“爱我中国”“祖国在我在心中”“美丽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和少儿手绘地图大赛以及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活动。指导中小学生认识竖版和横版多种规格、比例尺中国政区地图,认识南海诸岛在国家版图中位置。配合扫黄打非部门,针对地图市场中损害我领土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等“问题地图”屡禁不止的现状,特别是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岛等岛屿的问题,开展全市中小学排查整治“问题地图”专项行动。
三、举办海模展示体验活动,推进海洋教育实践活动
将海洋知识教育融入科普教育活动。举办武汉市青少年航海模型展示体验活动,通过南湖红船、“沂蒙山”号两栖登陆舰、c6模型船制作以及“昆明”号导弹驱逐舰航行赛、“自由”号模型“绕岛”竞速赛、中国“海警”船模型海疆巡逻赛等提升学生关航海与造船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树立热爱海洋、热爱国防的主权意识。开展“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依托科技馆、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等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增进青少年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和热爱。开展研学旅行,依托金口中山舰教育基地、武汉港码头海军106舰、513舰、689舰、303潜艇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包括海洋知识教育在内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教育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做好海洋教育。适时推广竖版中国地图的使用,并将持续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积极参加国家版图知识竞赛和少儿手绘地图大赛及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依托各类教育基地,推进研学旅行活动,培养青少年海洋意识。
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