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对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0343号建议、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455号提案的答复

2019-08-30 11:03
来源:

一、前期工作

1.积极推广普及机器人教育。我市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起步早。2003年,我们率先在江岸、硚口、武昌等区部分中小学启动机器人教育活动。2004年举办了武汉市首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随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在我市全面展开。每年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级机器人的展示评比活动,普及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2018年,“一带一路”ROBOCOM世界机器人大赛,获金牌10枚,一等奖10个,三等奖19个;WRCF世界机器人总决赛赛获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FIRA Youth世界杯机器人竞赛活动,18人次学生获一、二、三等奖。

2.建立机器人教育课程体系。在当前国家课程计划和课时量总体不变的情况下,我市将机器人教育融合到现有课程体系之中。在高中的通用技术课、初中及小学的信息技术、科技制作课中均包含了部分机器人相关课程。学生依托信息技术课学习机器人搭建编程等基础知识。我市部分学校也针对学生的年龄段,组织编写了机器人、STEMSCRATCH编程等校本课程,进行机器人教育的探索。

3.加强机器人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前绝大多数机器人教学都是由信息技术或科技课教师承担。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机器人师资队伍的培养。一是引进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新教师。二是开展人工智能、创客、空模、海模、车模等教师培训。三是外聘部分专业人员指导机器人教育活动,学校老师跟随听课来提升机器人教育能力。2018年,安排了机器人教育相关的教研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创客导师高级研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学科教师培训4个项目,共培训教师580人。

4.加大机器人教育的投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市、区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校科技素质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初步统计,我市城区60%的中小学校配备了创客工作室(创客包主要含机器人部分)或是专门的机器人活动室。2019年武昌区为全区中学每一间计算机教室的每台计算机配套装备一块开源硬件电路板(核心主板市场价格在100元左右),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核心素养为指导,利用开源硬件开展编程教育,同时涉猎机器人教学。

5.建立学生社团。除了学科融合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市级层面搭建机器人教育分享交流平台,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广泛的机器人基本常识和基本操作学习。开展普惠式、社团式、项目式三级学习阶梯规划,将兴趣强、创造力强的学生选入社团,进入第三级项目式机器人主题制作学习。目前我们还在通过中小学电脑制作及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星级展示活动激励中小学生参加机器人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各年龄段的机器人社团活动,基本上保证每周一次90分钟的活动。

6.选择符合教育实际的机器人器材。机器人教育产品选择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由教育规律决定。不同学段,不同学校根据师资的情况,配备相应的机器人零部件。低年级学段一般多配备乐高、中鸣、VEX、能力风暴、MAKEBLOCK等品牌机器人零部件组装。高年级学段通常结合物理、信息课知识,多使用元器件组装简单机器人或功能模块。因涉及收费及各校机器人教育情况不一,机器人教育产品种类繁多、价格不一,没有指定标准。

二、下步打算

1.加强机器人教育课程建设。随着国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推动,教育部也在组织编写相应的教材及培训相关的教师,我们将指导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STEM等机器人相关课程,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2.加强机器人教育师资建设。引进相关机器人教育新教师。组织科技教师参加创客、AI、机器人的课程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开展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教研活动和优质课评优评先。2019,教师培训安排了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训、武汉市创客导师高级研修,提升机器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

3.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机器人教育需求。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建设机器人功能室,将其打造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场所。根据学生特点,依法依规采购不同层次规格机器人元器件,保证教学需求。保障经费投入,支持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

 

 

2019531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工农兵路125号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