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手机版
简体版|繁体版
登录注册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549号提案的答复

2022-10-10 17:48
发文单位 武汉市教育局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10-10 17:48 效力状态 有效
主题分类 教育 索引号 010890019/2022-28611

一、已做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会同市卫健委、市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守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严格执行高中课程计划,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1课时)、生命安全教育(每周1课时)必修课,确保课时保障有力,课程实施有力。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深度挖掘不同学科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有机融入相关内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有机统一。打磨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坚持开展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活动,推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精品好课。

二是织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网。编制《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安全四级防范要点(试行)》及样例选编。加强高中心理辅导室建设,实现心理辅导室设置全覆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级特色学校(6所)和市级示范学校(58所)、合格学校(289所)建设,发挥以点带面作用,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深化“双减”,完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开通“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推出市级活动、区域特色、学校采风、师生园地、心理课程资源、辅导活动资源、亲子教育资源等十个服务栏目。

三是建强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加快配备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截至2021年底,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率100%,共8228人,其中专职教师531人,师生配备比达到1:1000要求。近年来,各区积极拓展途径,设法引进心理学背景的高学历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壮大专职教师队伍。目前已有10余所学校建立了3人以上心理健康备课组。发挥市、区教师心理工作室作用,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服务、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研究等工作。市教科院组建武汉市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教育小分队(共21人),为有效应对中小学心理危机事件提供专业支撑。市妇联打造“妇联干部+专业团队+社会组织+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心理服务队,形成“专业+社会、专职+兼职”的心理团队特色,从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层面充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力量。

四是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实施武汉市中小学校心理服务医教结合试点项目,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在10所学校建立医务人员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点联络机制,为学生提供绿色通道医疗就诊服务。依托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举办系列家长心理课堂12场,受众5万余人次。市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2000场,线上直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下“面对面”讲授家庭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家暴开展心理服务与家事调解为一体的“远离家暴,让爱回家”深度援助项目,为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精准的心理疏导。依托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站等阵地,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爱心妈妈联盟等社会资源优势,为家庭和学生提供各种关爱活动。团市委创办的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升级为全国区域中心,标准化建设29个区级服务站,开通17条市区两级心理援助电话热线,发挥“三支团队”(青少年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青少年阳光心理辅导团、媒体志愿服务团)作用,为青少年提供实时的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服务。创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个100”行动,提档升级心理服务阵地122个,重点培养心理咨询骨干志愿者112名,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讲座288场。

二、下步工作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工作载体,开展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密切学校、家庭、社会深度协同,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是近远结合抓素养。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核心,统筹做好学期和学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每两周1课时要求并纳入课表。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育心,着力在厚植信仰、涵养道德、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砥砺品格上下功夫,释放以德正心、以智启心、以体健心、以美润心、以劳强心的综合育人功效。在生命安全教育中培育学生心理安全意识。对接国家教育示范区建设,共建共享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数字资源。

二是知行结合抓活动。坚持开展“提升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主题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体活动、班团队活动、仪式教育活动、重要节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抓住新生入学、开学散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影响心理健康重大事件发生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系统性和连续性。

三是筛防结合抓干预。落实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年度监测工作,建立学生重大生活学习事件及心理异常状况每月筛查制度,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以班级为单位,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委员日常预警作用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状况专报制度(班级科任教师、心理委员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向学校报告、学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通过筛查和专报,关注学生情绪发展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疏导干预。

四是疏导结合抓援助。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流程管理,采取团体辅导、个体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等多种形式,及时满足学生咨询与求助需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学生心理辅导,着力把解决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引导。对沉迷网络与电子游戏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遭受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恪守辅导伦理,遵守保密原则,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学生心理辅导档案管理,推进心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坚持办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四个100”行动,为青少年提供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

五是专兼结合抓队伍。针对高中学校实际,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规模1000名以上学校、多校区学校、多学段学校和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合格)学校须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专人专用。明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各区教科研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并根据实际配备兼职教研员。发挥市、区教师心理工作室作用,有效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妇联干部+专业团队+社会组织+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心理服务队等优势作用。

六是研训结合抓能力。完善市、区、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教研体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联合教研制度,每月至少组织1次本级专项教研活动。夯实市、区、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校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分层分类培训全覆盖。在校长培训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重,着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领导能力。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年参加不低于50学时职后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教学、咨询辅导、危机干预等专业能力。班主任等思政教育骨干教师每年参加不低于10学时专项培训,重点提升情绪识别与疏导、谈心谈话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其他学科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专项培训,培养心理健康助人自助的意识和方法。

七是家校结合抓共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坚持办好农村高中家长学校和家长专题讲座,树立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其识别子女心理危机信号,增强家长与子女良性互动能力,提供必要的医疗等专业机构诊断治疗指引。开展“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家校专题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营造健康和谐家庭环境。完善定期家访制度,开展精准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八是医教结合抓协作。深入推进学校心理服务医教结合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医教协作共同体。加强医教协调联动,探索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医疗帮助及技术支撑。

九是内外结合抓减负。切实将减负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引导家长理性为孩子选择社会培训,积极营造良好内部外部育人环境。

十是评建结合抓引领。大力推进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市(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合格)学校建设,完善跟踪管理制度,发挥连点成线、集线成面作用,全面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坚持科学、实用原则,建好用好高中学校心理辅导室并发挥作用。


武汉市教育局

2022930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地址:东西湖区金银潭大道5号(临时)

联系电话:65608435、65608407(夜间、节假日)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14

网站ICP备案号:鄂ICP备20001766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0524 号

网站地图